LOGO

首页

/ 实时动态
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建设

2024-03-26 14:09:41

457

青岛圣德脑血管病医院

第一,正视临终关怀的需求增长,准确定位安宁照护服务,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建设。

无论是不断攀升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还是持续转向的疾病谱都意味着我国未来临终关怀的需求将不断持续增长。准确定位临终关怀事业的内涵和性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变得十分紧迫。一方面,要明确临终关怀服务不仅是医疗卫生问题,还是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在于日常的高质量生活水准,也在于临终前的生存状况,即优逝。从全球看,2015年已有136个国家(地区)建立安宁疗护机构,许多国家注重通过建章立制来保障临终关怀事业顺利发展,提升人生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近年来,尽管我国已经开展临终关怀工作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以及与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将临终关怀纳入本地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特别是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规划中。另一方面,要明确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中,明确卫健、民政、老龄委等主管部门的监管、服务和投入职责,形成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注重与医疗保险、长期护理和养老服务及其他老龄或健康保障和服务制度的衔接,特别是明确可纳入医疗保险和养老服务系统的临终服务项目和内容;统筹医院、护理院、社区和居家等多种养老服务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和功能,将护理服务纳入长期照护,将照料服务纳入养老服务购买,以及将家庭成员的陪伴照护视为社会劳动予以补贴等。条件成熟的话,可以考虑将老年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第二,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临终关怀分级服务体系,激励社会力量举办临终关怀服务专业机构,增加服务资源供给。

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临终关怀方面的人财物投入,逐步构建临终关怀分级服务体系。在基层医院设置临终关怀科和临终关怀病区,配置相应专业医务人员和相关设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临终关怀门诊或病床,结合家庭医生或家庭病床制度积极探索居家临终关怀服务,让临终关怀真正走入社区和走进家庭。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即当在基层医院就医的市民身患重病大病时,可通过分级诊疗绿色通道转移到三甲医院,而当身患重病大病市民进入临终状态时,也可通过分级诊疗绿色通道转移到基层医院,当然其中的重点是尽快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保报销体系。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引导和政策倾斜,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现有优惠政策,根据临终关怀机构实际服务情况量化具体税费减免方案或床位补贴,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一体化医养康养服务链,既包括治疗、康复、护理设施,也包括专门的临终关怀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公益慈善作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临终关怀事业建设中来,设置针对临终关怀的专门慈善捐赠项目,通过个人捐款、企业赞助、福利彩票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pexels-polina-tankilevitch-3873172.jpg


第三,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开展临终关怀国民教育,大力普及优逝观念。

临终关怀是对传统生死观的挑战和扬弃。在对死亡讳莫如深的氛围中,临终关怀服务是无法顺利开展的。因此,应加强宣传,通过设立宣传日、宣传周等活动,运用微信、微博、自媒体等工具,积极推进大众对“优逝”观念的认识和认可,正面宣传临终关怀对临终患者和社会的积极作用,进而使临终关怀服务成为有效需求并成为临终患者的重要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作为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载体。西方宗教哲学将死亡看作生命的一段特定旅程、死亡是生命的精神升华等理念成为西方临终关怀服务顺利开展的文化基础。我国传统生死观中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可以帮助人们客观理性地看待生死。建议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生死观念元素,呈现客观理性、开放包容的生死观,将临终关怀与“消极等死”“放弃治疗”“安乐死”等观念区别开来。此外,政府和社会可以组织推动开展临终关怀国民教育,帮助人们增加对死亡规律和生命质量的认识,提高对死亡等相关议题的接受度,从而更加了解和接纳临终关怀事业。一是在国家层面推动开展临终关怀教育,使民众重视对临终患者的灵性关怀,尽量避免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浪费在徒劳无益的治疗措施上;二是鼓励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举办临终关怀教育推广活动,开发死亡教育课程。


第四,发挥社会工作专长,开展临终关怀专业人员培养。

专业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临终照护团队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长。社会工作者具有多元角色,作为直接服务角色,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原则和知识体系都与临终照护服务需求具有高度契合性,在临终关怀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倾听技巧,帮助患者承认并释放因面对死亡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也可以运用生命回顾法,注重临终患者的灵性需求,帮助患者回顾人生,寻找生命意义;作为间接服务角色,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评估功能,严格的需求评估是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基本依据之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对临终患者进行动态评估,选择适合的临终关怀模式;作为整合服务角色,社会工作者应发挥资源整合与协调的作用,整合家庭、医院和社会资源等,帮助临终患者尊严体面地离开。同时,开展对临终关怀专业人员的培养。临终关怀的实施效果与临终关怀队伍的态度、知识、能力和经验密切相关。首先培养临终关怀专业人员正确的生死观,服务者也应该学习正确处理面对死亡的负面情绪并正视死亡。其次,对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教育,并督促在职人员参加后续的培训讲座等,定期进行有关专业知识的考核。此外,应提高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增强其在工作中的成就感,提升服务质量。


选自《人民论坛》2023年4月上原标题 | 我国临终关怀照护 : 现状、困境与对策建议作者 |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黄晨熹;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赖慧婷、张狄、郑羽惠,以及本科生任志萍对本文亦有贡献